1. <table id="ysag2"></table>
    <big id="ysag2"></big>

    <pre id="ysag2"><span id="ysag2"></span></pre>
  • <u id="ysag2"><strong id="ysag2"><noframes id="ysag2"></noframes></strong></u>
    <table id="ysag2"><track id="ysag2"></track></table>

      必用人才網  爆破人才網  安評人才網  監理人才網  環評人才網  檢師人才網 
      注冊 登陸 聯系我們
      不限
      選擇地區
      客服熱線:0755-23002007 / 23004882
      首頁 >> 職場資訊 >> 新騙局盯上求職大學生當心掉進“培訓貸”大坑
      新騙局盯上求職大學生當心掉進“培訓貸”大坑

          大學生求職又進入高峰期,找工作太盲目容易陷入“高利貸”風險中。1日,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,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發出2018年第6號預警,切勿聽信不法培訓機構的虛假承諾,嚴防校園“培訓貸”。

          據了解,進入秋季以來,一些不法培訓機構在大學校園里利用學生急于找到工作的不安心理,表面上為學生設計各種培訓計劃,作出提供兼職、實習、內推就業、接受“培訓”后直接安排就業等虛假承諾,實際上在培訓協議中嵌入貸款合同,但并未提供實質性的培訓內容,使許多學生在不清楚合同內容的情況下背上了高利貸,卷入“培訓貸”層層陷阱。

          省教育廳提醒大學生,求職應聘時,要保持頭腦清醒,不輕信天花亂墜的宣傳,細心識別不法機構精心設置的誘餌。要通過學校等正規渠道尋找實習兼職或求職機會,對社會培訓機構的資質和培訓內容要進行深入了解和確認,不要“有病亂投醫”,切記不付出任何成本就能得到好處背后一定隱藏著陷阱,千萬不要上當受騙。

      簽合同要吃透條款

          在日常生活中,特別是在簽訂相關合同時,學生要仔細閱讀相關條款內容,弄清楚實際資費標準,不要盲目信任“熟人”、不要隨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、不要在未“吃透”合同條款的情況下輕易簽字。要多了解熟悉金融常識,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時,多咨詢請教老師、家長和學長,提高自己對“培訓貸”及其隱身產品的甄別和抵制能力。

      分享到:
      上一篇:求職火拼逼強研究生“求...
      下一篇:校園招聘季來臨 求職千...
      熱點資訊
     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:0755-23002007 23004882
      深圳市必用網絡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© 2008-2023 粵ICP備13046052
      九七电影院网理论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