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李直建 圖/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石忠情
從事前端設計的李先生從原公司“裸辭”后,打算找一個創新性更強的公司,但面試多家均不理想。不過,以前積累的客戶仍然源源不斷送訂單上門,李先生現在的收入比在公司里面要高很多。日前,智通人才針對第一季度東莞企業用工以及人才求職情況做了調研,結果顯示,像李先生這樣的“裸辭”者同比有小幅增長,總計65.2%的白領在為跳槽而行動。很大原因是因為今年企業招聘數量明顯上升,求職者對找工作充滿信心。
超半數被調查企業認為經營狀況好
在智通人才的這項調查中,有五成以上的企業認為當前經營狀況“正!,數量同比有所上升;超過四成的被調查企業認為當前經營狀況“很好”或“較好”,企業整體經營狀況穩中向好。認為“當前經營狀況很好或較好”比例較高的行業主要有交通運輸、倉儲和物流業,金融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;認為“當前經營情況正!北壤^高的行業主要有制造業、能源業、建筑業和餐飲服務業。
超過六成的被調查企業在第一季度進行了招聘,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;企業實際招工滿足率相比上季度也有所上升,相比去年同期則有所下降。
相關數據顯示,僅僅今年2月底,在智通人才網新注冊的招聘企業同比去年增幅就有15.4%,招聘職位需求增幅20.3%。網站求職者新增注冊簡歷同比去年增幅23.4%,簡歷投遞量增幅26.4%。在線下展位招聘的同時,線上招聘、求職的企業和人才數量逐年增多。
據智通人才有關人士介紹,參與調研的企業表示,第一季度企業訂單量較為穩定,員工返崗率較高。一家3C產品制造公司在華南區擴大產區,第一季度對技術人才的需求就有130多名。該公司招聘負責人表示,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產品制造工程師、實效分析工程師、AOI工程師、IE工程師、環保工程師等職位,月薪8000元~12000元不等。由于招聘及時,今年技術人才的補充也相對較快。
企業人才需求量大,招聘數量增多,在某種程度上提高了求職者求職的容易度。智通人才的調研結果顯示,超五成以上的求職者認為在開年后找工作很容易或比較容易,與去年同比有所上升。因此,今年第一季度,跳槽也是人才市場中的一大熱門話題
一般來說,春節過后是傳統的跳槽旺季,是企業招聘需求和求職者找工作雙向繁榮的階段,不少白領也利用這一時機實現自己事業上的突破。有人力咨詢機構對東莞地區的白領跳槽求職情況進行的調查顯示,今年第一季度,東莞地區有14.8%的白領已經開始辦理離職或者入職手續,50.4%的白領已更新簡歷,總計65.2%的白領在為跳槽而行動;而有意向跳槽的白領為26.5%?隙ɑ驎簳r不會跳槽的比例僅為8.4%。對比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,東莞白領跳槽行動比例高于佛山,低于廣州和深圳。劉新是一名70后,在耳機線路設計上有豐富經驗,目前在職業晉升方面遇到了瓶頸。雖然在技能上有一定優勢,但他覺得自己在身體和創新能力方面不如80后和90后,所以他決定找好下家再離職。劉新在某人才網上投遞了簡歷,幾天之后就被推薦到一家3C設備制造公司,月薪13000元,比之前的薪資提高了60%。
資源積累豐厚者不怕“裸辭”
從離職的原因來看,薪資問題沒有達到預期仍為主要原因。同時,發展瓶頸期、歸屬感、加班時長等工作環境因素也是導致員工離職的重要原因。1990年出生的小喬,擁有7年安卓開發經驗,年薪25萬元。但他覺得在外工作缺乏歸屬感,目前老家一公司愿意以32萬元年薪獵取他跳槽。如果回到老家,歸屬感是有了,薪資也更不錯,但對于發展前景來說,小喬還是有點顧慮。
在智通人才的此項調查中,超過四成的辭職者屬于“裸辭”。據悉,智通人才曾在2010年做過一份關于“裸辭”調查。當時的“裸辭者”多是因工作壓力身心疲憊達到了極限,或長期缺乏工作幸福感而選擇“裸辭”,但在不久之后又回到職場。在8年后的今天,人力資本新時代,已經將人才上升為第一資源,大多職場人選擇“裸辭”是有一定的財富和人脈積累,一技之長者完全可以不靠“組織”即可實現創收。
從事前端設計的李先生,因工作性質與職業規劃不符,果斷選擇了離職。和大多數跳槽者一樣,李先生原計劃找一個創新性更強的公司就職,無奈面試多家均不理想。不過,一技在身不愁吃穿,李先生在以前的工作中積累了不少資源,客戶看上的是李先生的設計水平,并不在乎他是不是就職于某個單位。所以,李先生辭職之后,仍有設計訂單不斷找上門。于是,李先生打消了繼續找工作的年頭,干脆自己當老板。少了企業管理運營成本和煩冗的溝通過程,設計出的產品性價比更高,加上在行業平臺上的業務接單,李先生現在的收入比之前在企業高出很多。
對此,智通人才就業顧問王茜表示,雖然一季度企業的用工情況向好,但人才始終是企業發展的根本,引才、留才問題依舊給企業帶來壓力。她認為,企業在多渠道引才的同時,要更加注重對組織的變革,或加強配套技術設備提升效率,或對于人才資源共享做出更多的人性化改變。同時,企業應明確技術人才的職業規劃和晉升路線,完善人才薪資福利架構設置,將技術人才的利益與企業“捆綁”。企業發展好,技術人才獲利高,正向激勵,更有助于企業引進人才留住人才。